《台湾味道》分集剧情介绍第1-13全集大结局(4)
台湾味道分集介绍:第05集 儍瓜鳳梨
一般人常是夢想太多,感動完也就忘記了。曾任職於台灣封測龍頭廠日月光的方大全,過著看似光鮮實則披星戴月的科技新貴生 涯 12 年,直到閱讀李寶蓮的《女農討山誌》瞬間頓悟:如果要改變一件事,必 定要自己親自力行,才 干去沾 染他人。他付諸行動,辭職、報名有機農業相關課程、租地種菜。果然,沾 染了主管巴錦楙及同事薛為仁,三人攜手,挽起袖子、投入農務,成立「綠冠專業有機鳳梨農場」,只因耶魯大學一篇研 讨報告,針對全球八十種食物評分,鳳梨營養價值得到九十九分最高分。
他們來到巴錦楙的老家高雄大樹,日治時代就開始種鳳梨,還是台灣金鑽鳳梨的大本營。三個科技業逃兵放任農田的自然農法,曾被邻 近農民譏笑「丟人現眼」,指責他們很懶、不除草,鳳梨又長得不夠美 丽。薛為仁計算,一顆普通鳳梨的種植成本約十五元,綠冠的成本高達九十幾元,第二年降到七十幾元。成本雖然下 降,但是產量少,就算一顆賣到近 200 元,被通路商稱之為全台灣最貴的有機鳳梨,完賣,也只能損益平衡。
科技業被人說是爆肝行業,不過,農事工作也絕對不輕鬆。每天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晚上還要看書、作筆記,一直到深夜十二點。「這不是開心農場,是心 血農場。」但,他們覺得年薪千萬也比不上心靈快樂。
台湾味道分集介绍:第06集 產地餐桌
台湾味道分集介绍:第三屆「一個人的產地餐桌」評選結果,最具在地文化特 点獎;烏尼囊工作坊、大陸婆婆麵食館 .... ,最具食材創意研發獎;曬穀場手作坊 .... 。
山西的麵食首屈一指,杏花婆婆從小就在麵粉堆裡打滾。自山西移居池上的她在一場大病後,心 境低落,孩子們為了鼓勵婆婆,便答應她做點小生意。每天早上,婆婆騎著腳踏車,載著凌 晨做的百來個包子、饅頭、大餅,在池上街頭叫賣,婆婆慷 慨又健談,東西實在又好吃,街頭巷尾人人捧場,婆婆胜 利的以麵食打進以米食為主,住著閩客族群的池上。
烏尼囊多元化工作坊由布農族的王美華與先生一起經營,兩人早先在梨山種茶,後因中橫中斷,茶葉銷售出現困難,遂與先生回到台東延平的老家,將自家種的菜以無菜單方 法創意呈現,用餐的同時,與客人分享布農族的故事,這裡不僅是餐廳,也是布農族文化的推廣中心。王美華說:「一路走來雖然遇到許多挫折,卻也得到許多鼓勵和幫助,因此抱著感恩之心將餐廳取名為「烏尼囊」,布農語,感恩之意。」
曬穀場是池上二代返鄉的阿美族姊妹回家開的米蛋糕作坊,沿用爸爸 Buda (意為曬東西的空地) 和媽媽 Banai (意為稻子)的名字,取店名為曬穀場。店內除了家族種植的池上米,也販售以桑葉、香蕉、鳳梨、洛神、桑葚等在地食材,製作的米蛋糕。二姐妹盼 望透過曬穀場,讓大家重新發現池上的產地餐桌。